2010年1月24日星期日

晓荔比利时流水账---之三 Friday, January 22, 2010

晓荔比利时流水账---之三 Friday, January 22, 2010
6 comment
227 reads

1月6日

今天决定一个人到琴店看琴,因为展厅基本就绪,我的主意又太多,影响她们的既定方针。

(晓荔后记:其实本来昨天就没我的事,我是计划出门找琴的,可是我从展厅出来,从橱窗外看了展厅,有了感觉,又义不容辞地冲进去喧宾夺主了一整天。有我的打搅,大家干得还挺累的,不光是体力上的累,脑力上的想象规划更是一种挑战。不时地,我们大北京来的编辑们要休息一下,我也屁颠儿得跟着人家下地下室,好个有规模又十分安逸的休息室:摆了一圈的的红沙发,一墙的镜子,坐在那里休息的时候也可以对着镜子桡手弄姿;热咖啡,小点心,各色啤酒装了满满的几个酒柜,各色杯子上下左右都挂着摆着整整齐齐,,,,

小朋友高静特别能喝啤酒,每种高浓度酒的她都能咕嘟咕嘟地往下灌,小迷眼喝得更亮了,思维更敏捷了,体力又恢复了,又可以接着干了。

其实跟她们一起干活,是一种享受,这种干一会歇一会的工作方式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奢侈。跟小波在一起我真的很享福。怪不得她会说跟着我会受我的罪。)

我决定不和小波一起去吃早餐了,虽然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可我没有符合小波标准的衣服穿,所以我决定“出走”。

慢悠悠地,(没法走很快,地上的雪冻成了冰,又不认得路,还非得像个欧洲人一样穿双高跟高筒靴)来到美术馆,正巧有个从巴黎来的三重奏音乐会!

我觉得这真是上帝的安排,因为在朗朗音乐会之后,我说了很希望再听一次音乐会。就这样,不早不晚,正巧赶上,而且美术馆的人还告诉我买了音乐会的票6欧,就不必买进美术馆的8欧门票了,因为每星期三下午美术馆是免费的。

哦!上帝为什么如此的看顾我?我就是精心安排,预先知道,也不可能计划的如此完美,我绝对会迷路,绝对会在匆忙之中找不到剧场,因为剧场在美术馆的楼下,一般游客是找不到的。真的是感谢上帝把我在这个时间带到这样一个美妙的象天堂一样的地方来---有音乐就有点象天堂了,再加上不同世纪的油画雕塑,,,,我就这么容易满足!

音乐会非常精彩!而且他们拉的正好是我和我的三重奏组正在联系的曲目: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欧洲人的演奏确实不一样,音色更醇厚,像酿了几百年的陈酒;如此的激情又非常的典雅,,,,,,

出了音乐厅,来到一个个展厅,总想着小老板亮的话,不要在博物馆里看,要到外面看,否则一天就没有了。可不嘛,很多的展馆还没看,天就已经黑了,我的琴还没去找呢。


晓荔后记:亮小老板是在“不辱日“出生长大的中国人,所以他建议我先到那儿去玩。他的父母70年代从越南移民过来,当年美国不接受他们,所以来到比利时。一开始他们在不辱日开店。慢慢的,在布鲁塞尔的城中心买了这座古老的旅馆,“金龙旅馆”。8年前加盖成现在这样有两百间房子大旅馆,门前有餐馆和酒店后面有大厅,都是中国家具,过了前台,右手就是一个很大的我们每天吃早餐的餐厅。到处都有中文报,其中欧华日报是他自己办的,雇了一位从北京师大毕业的老小伙子给他从网上卸文章,替他自己做广告。而他还有自己的杂货店,事业做得很大,但不轻松。苏老板抱怨说,比利时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因为资本家不仅要负责公认的医疗保险,还要负高达50%税额,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所以在比利时的人,看病基本上是不要花钱的.

亮和他长得一样的爸爸不粘。有天晚上都10点多了,亮手脚麻利地给自己做了一碗虾仁儿加比利时小白菜一片片插在碗里像荷花一样,爸爸正在跟我聊天,一个劲儿的看着这个矮胖的大儿子不顺眼。我们的亮哥哥对他爸爸的白眼熟视无睹,高高地举着他的小莲花走了。一会儿,亮的弟弟从自己的超市忙完回来了,一付精明能干的样子,比哥哥瘦高,像妈妈。这时,他的老爸马上请厨房端上来一大盘在欧洲十分难得见到的正宗锅贴儿,还有也是很珍贵的一大碗汤面,如此的不一样!

我刚进酒店是弟弟接待的,找小波打个电话,他要我欧元,请他把帮我找份市内地图,他也要欧元。如此精明,怪不得爸爸要另眼相看。

我的行李问题都是哥哥亮一次次用他的中比法语的帮我打电话张罗来的,没要我一分钱;他介绍他的出生地“不辱日“,并拿出一张我最需要的比利时地图给我,也大度地挥挥手没要我的一分钱。这样的败家子儿,爸爸当然看不惯。我倒是蛮喜欢跟他聊天的,他让我对这片陌生的土地有了更多地了解。梁的发式衣着在后面的几天也变得精干的起来,小波姐姐其实从来都还没说过他呢,他是自发的。)

在休息室,我看到一位手上拿着报纸的中国人坐在休息椅上,我也坐在他的身边,想请他给我指指找小提琴的路。他指着欧华商报说这上面有他写的文章,我拿来猜哪篇是他写的。我说是不是这篇?报纸举在他的眼前,可他说你念你念,我看你猜得对不对。我想他可能有老花眼了。

一会儿,他的比利时中文学生来了,教他怎么用Ip3听他帮老师录的中文古诗词。他手把手耐心的把每一个键子找到,,,,,

原来,他不是老花,而是视网膜脱离,两年前开始什么都看不见了!

嗯,真是个可怜的人!不过,任何人的生活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不需要怜悯!

他是杨明先生,30年在比利时,可还带着一口浓重的大连口音。他就是一本活的布鲁塞尔导游书,历史书。

天已经开始晚了,本来我想请他当我的导游,可是我更觉得我应该保证他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独自行走的安全。

于是,我们俩,一个有眼不会走,一个看不见却知道所有的街道和每一个商店,简直是神奇到家了!

他根本看不见,完全是凭感觉。边走他边给我讲着每一座建筑的名字和历史。

我们来到了我想瞻仰的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碰到了从中国青岛来学萨克斯管的江西学生,原来此管是比利时人发明的。欧洲的音乐学院都是免费的,但语言关不好过。小伙子刚从考场出来,考的是法律,太难了,他填了个名字就出来了。我很理解。他学完之后肯定是要回祖国的,回江西教萨克斯管,怕找不到好学生,出不了成绩;想到北京上海的音乐学院,又竞争太厉害。活着真的是不容易!


很多东西旅游书上都写了,可等到你真正读懂理解的时候,还是你走出来真正接触的时候。

除了音乐学院,正好看到了一个有很多提琴的古董店。

迫不及待的我开始试琴,果然不一般,欧洲的琴的音色和美国的欧洲琴大不一样,拉起来像是吃到一种最最精心制作的美味,淳极了!

价钱是3万欧元,弓子是1千5百欧元。

我突发奇想,邀请琴店老板来参加小波的摄影展开幕式。这样我就可以用这种好听的琴声为开幕式演奏了!

老扳居然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热切期待!

在布鲁塞尔的夜色中,我牵着一位为我引路的盲人,他眼睛看不到,心里却明镜似地,“晓荔,你看你旁边是不是个玩具店?”

可不是吗?已经关门的玩具店就在我的左边。

“再往前拐一个路口就到你姐姐办画展的的地方了。

“这是卡尔马克思写资本论的地方;雨果写巴黎圣母院的地房;这不是教堂,是议会大楼;歌剧院在那边,,,,,,”

黑夜中,我们一点路都没有走错,来到小波依旧在忙碌的世外桃源。一天没见,小波想我哭红了双眼,(不可能)可一听我这一天的神奇故事,又乐的呵呵的了!

“小波,过来让杨先生看看,咱们俩谁穿得破烂?”

杨先生其实看不到小波来的方向,但抓着小波的衣服亲切地带着大连口音叫着:

“小波尔,你是不是穿着蓝色的衣服?”





















无一处不精美绝伦。















进展厅开始布展了。小荔倒是不把自己当外人,脏活累活抢着干。







但也绝不仅仅是干活,要参与好多意见,还要拿大主意呢!



小荔一下子“枪毙”了我们好多照片:“记着,我是在国外生活过20年的人。我知道人家喜欢看什么。”







“干得差不多了吧?郎朗来比利时了,今晚看郎朗去!”











本想用记者证混进去。没曾想比利时不吃这一套。小荔一转身到了场外,一眨眼举着三张票进来了----她从“黄牛”手上50欧元(500人民币)买的。郎朗的演奏好极了,如不是亲眼所见,不知道他在欧洲观众心目中有这样重的位置。



中有这样重的位置。







演出完,小波:“走吧!”



小荔:“我等郎朗呢!要不一会儿他出来签名,一看这儿一个人没有多尴尬!”









展区终于布置好了,虽然小波希望小荔光动手不要动口,但一直动口的小荔贡献了几个非常好的主意。比如这个“儿童主题区”和楼上的“妇女主题区”就是她和高静两人主意的结合。











在展区楼下咖啡馆,小波第一次说:“小荔,你今天穿的还不错嘛!”











小波:“小荔,你怎么成天做香功、吃补药,还那么胖啊?”

(我从姐姐小波的博客上偷来几张照片放上来。)



小波小荔过去时(取自晓莱博客)















分享
评论 (2)
阅读 (39)
固定链接
类别 (妈妈自己的日子)
发表于 00:46

提示:“固定链接”为您显示此篇文章的固定不变链接,如果您有还有疑问请点击帮助

链接地址:http://chenxiaobovip.blog.sohu.com/142385746.html 复制此地址





小荔布鲁塞尔日记(三)

小荔布鲁塞尔日记(二)

给女儿书----一条心,一根筋

2001--1--20

第一次看到小荔比利时“控诉”小波的日记

欧洲之冬-----大冬天,老太太为啥不穿袜子?

欧洲之冬-----搀扶的人生

欧洲之冬-----在哪里安放我们的灵魂?

把日子过得孜孜有味儿也是一种本事呢!

欧洲之冬-----只能隔着玻璃窗看看

阅读全部日志>>



--------------------------------------------------------------------------------

推荐给好友



(晓荔后记:这是在飞机上用比利时大孩子给我的格格纸补记的)



    







--------------------------------------------------------------------------------



Comments:





看了照片,你根本就很年轻,打扮得体嘛。看了你们姐妹的斗嘴眼泪都要笑出来了。



- shufang(ELLAEllie妈) (2010-01-23)







真可爱. 姐妹情深,羡慕啊...我又在遗憾没有生两个女孩了:)

- edel(米粒麦粒妈妈) (2010-01-23)







这么多好照片!



- Olivia(Shannon Mom) (2010-01-23)







写得好看,照片也很好看。晓莉老师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



- Boogieboogie (2010-01-23)







真的,晓荔老师写得真逗乐。姐妹俩能一起在异国游玩多不容易啊!比利时给我的印象非常典雅,又很随和。





Originally posted by 'Boogieboogie':

--------------------------------

写得好看,照片也很好看。晓莉老师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

--------------------------------





- Rainbowfriend(霞友) (2010-01-23)







是呀,我说将来我们一家在出去玩没了小波大概会无聊吧?

- xiaoli(violin) (2010-01-24) modify

晓荔比利时日记---之二 Friday, January 22, 2010

晓荔比利时日记---之二 Friday, January 22, 2010




0 comment
58 reads







1月4日

今天在小老板亮的建议下去Brugge,“不辱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小城。



火车往北开一小时,票价50欧元两人。买票的时候不知怎么发音,不入阁?不辱之?不辱热?不辱急???绝想不到应该念不辱日,跟卖票的颇费了一番手舌。小波急得发火了。可我什么时候会说法语了呢?原来它是荷语。



火车上碰到广州来的中国人,她住Gent根特大学城,说荷语不说法语。原来我们要去比利时的荷语区了。口语上好像比法语好懂些,可火车上的字却比法文难看懂。



旁边老头老太太认真玩着一种记分扑克,有点像麻将一样的一组三张。很健康有趣!



下了火车,天上下这小雪点子,沿着湿湿的小路,来到了人间仙境!







小河,红砖墙,尖顶屋,天鹅,鸭子,高耸入云的教堂,石板和砖铺的小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的最老的修女院,和协宁静的弥撒,很难想象是7老80甚至是90岁的修女们唱出来的;366级台阶的钟楼,坐在咖啡店和友好的会说英文的荷语区比利时人聊天儿,(小波说她很丑,可你跟她一说话,她的长相就没那么重要了,你看中的是她在说什么,人的心和人的思维是你是否要和她交往的重要因素);所有生动,厚重,令人过目不忘的15,16,17世纪的油画,耶稣为世人扛十字架,被钉在十字架上,又被从十字架上拿下来,,,,,的木雕;几经被别国占领,才有了历代国王的历史在这座小城里一一留下了痕迹。





回来的路上我旁边坐了一位十年前在车城失去丈夫的俄国女子,她在“不辱日”的餐馆打工,可五点钟就已经下班坐火车回跟特大学城了。这就是是比利时人的工作时间,而且周末都休息,包括所有的商店。我跟她说了半天“谱鞋没,鞋没谱,没谱鞋,,,”,这是我在睡梦中跟姐姐学的俄语,正好拿来施展一下。她愣一句没听懂,坐在对面用俄语考上大学的陈教授只是笑了,都不帮我!



晚饭不堪入口,尤其是先上菜后上的汤,整个一个刷锅水!



新华社总编压着新闻拒不让发,陈总编认为,每天能一回来就吃上热饭菜而用不着在很贵的大街上觅食已经够好的了。



我这个编外记者只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报道新闻的精神而已。



新闻的本质是不可以只报喜不报忧的。



但个别情况还是要个别对待。因为直到今日为止,还有一条重大新闻被编外记者压着不报,我们拭目以待事态的发展,,,,,,



特有涵养的陈小波老师今天在宁静的欧洲大声地叫着:“晓荔!!!你干吗光顾自己一个人玩呀,让人家等了你半小时!你也别太像话了吧你!!!" 



原因是她自己禁不住366级高的钟楼上的寒风袭击,率先下楼;而我则不仅要在欧洲做唯一一个在钟楼上坐香功的人,还读了我上楼时没来得及读的讲解,再加上下楼的时候很多人正在只有一脚宽的楼梯上往上走,所以我只好等了一会,要在中国的话我可能会冲出封锁线快一些。



在这个比利时最古老的古城里,我和小波一边走着,一边小声严肃地批评了她,并循循善诱的给她讲了陈阿姨谢叔叔-----我的公公婆婆怎样的“忍气吞声”,从不抱怨,从不发火,在和我们一起玩游轮的日子里,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玩得像个大小孩,我们的选择,我们的决定,我们找不到旅馆时在城里转悠的时候,我们在迪斯尼乐园差不多9小时的疲劳玩耍,两位一块80岁的老人没有任何抱怨,我带的红枣,密制核桃,山楂卷,日本紫菜卷,这些根本不算饭的东西,他们照样吃得津津有味;最后我们在非常拥挤的名牌冰激淋店长时间的等候,,,,所有的一次次“磨难”他们都经受住了,以极大的耐力,定力,和平静心态,让本来可以摩擦不断,骂声四起的旅程,变得圆满,开心,我们心头的平静真是千金不换的,是两位老人家的慷慨赠与,是最有修养和涵养的人都难以做得到的。

故事讲完了,道行还得靠自己去修。



我今天一路总是无意识地叫小波“谢鸣”,因为这个名字我一叫永远都会有回应,叫起来很舒服;而叫小波,有时会招来白眼,有时会招来轻蔑地躲避,有时会近在眼前却鸦雀无声,而有时又会招来巨大的反击让我心悸,,,,,,



不过我们俩的巨大逆差正在渐渐缩小,只是我们俩的时差让我们还是天与地,很难粘到一起。





很多欧洲人都有非常好的幽默感:



1。你的歌唱的是英文?

“是呀。”

为什么不唱荷兰语呢?

“因为荷兰语not nice."



2.今天我们可以上钟楼吗?

"是的,但你们只可以上,却不可以往下跳!"咖啡店的小帅哥说.他真得很帅,鼻子和身板儿都是又长又直, 要在中国肯定能上电影!



3. "请大家再在飞机上耐心的等一下,以为没有人在等待我们的到来."法航机长用英文夹着法语的幽默话,这是边上的法国高中生告我的.

记于午夜 1点





1月5日

今天早晨8点起床早餐,比昨天吃得少些,因为今天不出去玩,不需要吃的太饱。



(晓荔后记:我跟小波在一起,真的挺享福的,一起床就吃,不饿的时候也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等着人给我们炒菜做饭,而且每天在那个中国人办的比利时旅馆中都听同样的中比靡靡之音,‘亲爱的人,你躲在哪里?让我如此地找寻?,,,”

从寒冷的大街上回到温暖的餐馆里,感觉真的是很享福,就象到了小波新华社的食堂一样)





屁颠屁颠得跟着小波往展厅跑,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人比我走得更快,快到我根本跟不上。



小波长了双飞毛腿儿!



这是编外记者的头版头条新闻!



小波说我不要太不把自己当外人儿,这是真的。她的事就是我的事儿:用剪刀剪开包装,解开绳子,拿出照片,用观众的眼光挑出好的和不好的,搬架子,摆架子,挂照片,,,,,



中午饭OK,因为有个肉末炒粉丝,炸虾,和韭苔肉丝。(老扳大概知道我们今天是去干活儿不是去玩了,所以,,,)



新华社号外:晓荔的行李终于送到了,而且还送进了我的房间!只是因为周末,都不上班,害得我几天在小波面前抬不起头。压了几天的新闻终于可以发了。



下午去展厅,还是照样追不上小波,她就像偷吃了几十斤人参一样,两条大粗腿,(大粗裤腿儿),两只略向里拐的大脚,大厚背象个龙虾,根本不象个能走快的人,可她两脚生风似地,以日行千里之速,把我甩得老远。小屁颠儿高静倒好像习惯了,跟得比我紧。



她偷吃人参的证据还有:刚刚才开始有几根看不见的白发,额头上一根竖的皱纹也没有,老呵呵地笑,却一点笑纹也没有,(肯定是肉笑皮不笑,我试了一下,做不到),,,总之,她真的看不出比我老。老板娘以为她是我妹妹,气得我肉气皮不气,跟她没什么好聊得啦。



怪不得刚见我没两秒钟,小波在昏暗的灯光中还把她的眼镜儿拿掉挑剔地扫了我的脸,撇着嘴说:“晓荔,你成天做操保养自己,怎么看起来还是这么苍老啊?”我无言,噎着了。这是我预演过的段子,但还是挺噎的。



晚上看朗朗,花50欧请了小波和她的小屁颠儿。很值得!



我匆忙付了钱,心中却突然十分紧张,不知票是真是假,紧紧捏着票,小波问我多少钱,我一直不愿回答,直到通过检票处,我悬着的心才放下。因为票是从票贩子手中买来的,而我匆忙之中也看不清票上怎么写的,讨价还价后,觉得OK,因为马上要开演了,于是才有扔了50欧元就跑的故事。



不知他们会不会怀疑我的欧元是假的?



跟上次郎朗到加州演出比较,(我们全家人花了300美金,妈妈还自报奋勇呆在家里为我们省钱)这次他的演出进步很大,从里到外,从风度到演奏,都变得十分古典,绝对对得起满满音乐厅的比利时观众。



今晚的音乐会一票难求,没想到会是如此地爆满,连驻欧比利时的新华社摄影记者带了真的摄像机还有真的三角架,还真的会说法语,还带着另外两位首都北京来的大名鼎鼎的陈小波和她的编外记者陈晓荔(唯一一个假的)想混都混不进去。进场的观众人山人海,而且男女老幼盛装出席。这样的阵势不仅没让我失望,反而,为中国音乐家骄傲之余,更想看一看他在有着西洋音乐的深厚根底,又是西洋音乐的发源的欧洲,朗朗会怎么表现?所以才有了前面激情买票的故事。



新闻重播:陈小波同志名不虚传,又一次显露出了她的认路才能,实在令人敬佩!



我说妈妈是怎么生你的让你这么会认路?

“呃,你说是妈妈生的,不是我自己的?”

当然啦,不是妈妈生的,你自己怎么学的?







1,在音乐厅领票员告诉我和小波,我们的票一个东,一个西。我说,那我得先带着她和你一起去,因为她不会英文,但是,,,,,她会法语!检票员乐了。



2,我出发的前夜给妈妈打电话,告知我一月一日出发,然后,我不得不跟妈妈在电话上道别:“好,我现在要出发了!”

诶,你们那儿几点你就要出发?

“我们是午夜两点,我说我要出发上床了!”因为电话是在厕所里打的。

妈妈大笑!

是啊,人们可以出发上船,上飞机,上车,我也可以出发上床喽!



3,我说,“小波,你看高静他们这么年轻就什么都会了,到了我们这年龄,他们还有什么好学的?"

高静说;”哪呀,象你们的为人处事我们就,,,"

"比我们更圆滑!”我接了她的话。



4,我从里面把浴室的门锁了洗澡,鸣的电话来了,小波十万火急敲门传电话,,,,

等我接完电话洗完澡,小波正襟危坐在昏暗灯光的沙发上激动地痛斥我:

“你锁门干吗呀你?谁会进去呀?你知不知道这样很危险?有人4,50岁的人在浴室里猝死你知不知道,,,,?”

卡嚓一声,小波把大门锁住了进浴室,我赶紧说:

“你锁门干吗呀你,,,,,?”其余的话我已笑得肚子疼怎么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聪明的小波已知我恶意,我不知她在浴室里是怎么呵呵地笑的?



未完,待续!

晓荔比利时日记-----2010年1月1日---1月8日

比利时日记 2010年1月1日-----1月8日 Wednesday, January 20, 2010

8 comment
205 reads







2009年11月24日,我的姐姐晓波从中国新华社给我发来了一个信息:











“欧罗巴利业艺术节”概况











“欧罗巴利业艺术节” 每两年举行一次,是一个集中展示受邀请国的文化遗产和当代艺术,从而促进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及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活动。从1969年至今,“欧罗巴利业国际艺术节”已经举办了21届,受邀请的国家中既包括了诸如意大利、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也包括了墨西哥、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活动期间,受邀请国主要通过音乐、舞蹈、电影、摄影、戏剧、文学、工艺品等形式展现其在各个方面的文化成就,包括古代文化、当代艺术、自然科技、民俗、时尚和设计,甚至是美食文化等。活动开展的地点遍布布鲁塞尔、比利时的其它城市以及临近国家。艺术节举办至今,每一届活动都能得到比利时国王以及受邀请国领导人的光顾。







俄罗斯作为2005—2006年艺术节的受邀请国,共开展了21场展览,举办130座音乐会,45场戏剧,10场舞蹈表演,无数场研讨会以及放映了超过200部电影,而且还举办了和其它文化实体一起合作的活动。2009年中国将是受邀请国,活动将从2009年十月份持续到2010年二月份,贯穿活动的四个主题是:“古老中国”、“当代中国”、“多彩中国”以及“中国与世界”。

姐姐晓波简短地写了一句:晓荔:我一月份要到布鲁塞尔办影展,在那里呆十几天。那里有个“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今年是中国主题,有很多好的展览。你有时间安排带上谢谢来玩玩吧。希望在比利时见到你。





小波





12月30日到一月中。过来吧。





2009/11/18 Xiaoli Chen



波尔,太好啦!一月几号呢?我看看我的时间,查查机票的价钱。争取去!







我迫不及待的查了机票,好嘛!三千美金!我乖乖地和我们家的账房先生谢鸣说,如果票价低于一千我就去,否则我就不去,好吧?

其实我心里是铁定了要去的,可这么贵怎么去呢?

赶紧祷告,万能的上帝呀,请你一定要帮助我去比利时!

婆婆大力支持,要援助我机票,可我怎么好意思要婆婆的钱。

,,,,,,

12月27日从墨西哥游轮回来,怀着侥幸的心理再看看票价,啊!怎么成了一千美金?



我了能和小波姐姐在比利时的世纪相会,不顾家人:女儿拒绝请假,男人要继续工作养家,而我因为找到了便宜机票一意孤行,马上订票!

把数字输入网上后以为大功告成,结果却看不到机票,心中一紧,马上打电话,重新订票,结果,这个网上订票的服务还真是好得很,定到了1月1日出发,2日7点40分到达的更便宜机票:$983。



马上给波尔写信,告知到达时间,和机场地名。一查票,俄哦,不是坐飞机到达,而是发现了Train------火车一字,,,,

又打电话,果然是要坐火车而不是飞机进入布鲁塞尔!很兴奋,因为1996年3月和谢鸣一起到法国时,坐过欧洲的快速火车,极快!!!



谢谢一个劲儿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一定要走?”

在机场,她和爸爸一脸舍不得我离开的样子。我想一个星期而已,请你们好好享受一个星期没有我这个女人的日子!!!

好不容易跟鸣和谢谢还有奶奶左亲右吻,抱了再拥,拥了再抱地在机场说了再见,一个人开始决定以后再也不要一人旅行了!



我的座位边上坐着一位大方的,高高的法国大哥哥,一路照顾坐在另一边的12岁和10岁的弟弟妹妹,一副很有威望的样子。他们每年假期都到旧金山和爸爸相聚,而平时则和妈妈住在法国上寄宿学校。早饭8点。上课8点半,一直上到晚上6点,6点半吃饭,然后,洗澡自理,8点开始做作业,,,,没有每天体育课,每月600法郎。

晚饭时他帮弟弟拿出在中国城买的吃剩的点心:弟弟给妹妹拿出两个吃剩的生煎包,自己给自己摆了一排春卷,一共六只!

之后弟弟请哥哥把食盒(放在一个很漂亮的法国袋子里)放回行李箱,哥哥严肃地一挥手,无言的说,“没门儿!”



1月2日上午11点20分到达巴黎机场,因为有4小时的转车时间,所以一路找一路问,不慌不忙的地来到火车站,正想找地方“泄私愤”,忽然听到了广播里说:“到布鲁塞尔的火车12点35分出发,“我当机立断上了火车,,,,,

就是当年我们坐的特快火车,不同的是,上次一个车厢上,不仅是卧车,而且只有几个人,干净之极;而这次则是跳上了普通车厢,旅行的人和中国一样,大包小包,几乎没有一个空座。

(晓荔后记:这一路没有人检票,但人们都很自觉地坐在他们自己的座位上。这让我想起来,我们当年定的是头等舱。)

幸好,我坐在了一个有三个空位的地方。紧接着上来是一家有三个孩子的年轻夫妇。孩子们哭闹不已,我拿出谢谢游泳后吃的小点心慷慨地给了他们。因为我的座位是他们的。这对美国夫妇在布鲁塞尔居住了两年了,丈夫的工作今年6月到期就得回美国了。因为我,丈夫坚持坐在走廊上的座位,那包小点心让孩子们很解馋。于是,我又讨好地奉送了另外一包。



火车一开,欧洲田园风光闪现两边,由于车速至少有120迈一小时,所以田园风景像倾斜了的幻灯一样变化着:蒙蒙的小雪覆盖着宁静的欧洲大地,,,,这是在温暖的加州看不到的美丽景象!





下了火车,到法国飞机公司找行李,

“行李会直接送到你的旅馆里去。”哇,这么好的服务。

在旧金山机场我特别问了:下了飞机转火车的时候行李需不需要自己拿?服务员说,不比,行李会直接送到布鲁塞尔火车站,,,,,



2点15分,我正式到达了布鲁萨尔,比预定时间早了4小时。可以和小波早4小时见面了。真是令人兴奋哪!

没了大行李,一身轻的出了火车站,一路询问,来到的地铁站。$20换了亿张10的欧元,外加俩钢奔儿。美金不值钱了。不禁想到鸣一直不愿来欧洲旅行的原因确实有他的道理。

坐上地铁,数着过了六站的,还是友好心人不断地帮忙指路,到站下车。

四处看不到新华分社的记者武巍写给我的一下车就能看到的“金龙旅馆”。辛好有位非洲人带着我走了很长的路来到了旅馆。一路上我得知她是从刚果来的,她的国家三个月干旱,九个月雨季价高达40度的高温,,,,,刚果原是比利时的殖民地。

我和她走在阴天的布鲁塞尔的大街上,有点庆幸没有决定两个星期的旅程,,,,,不过,只要能和小波见面,在一起度过几天姐妹间无话不谈的日子,这次的旅行也是值得的!



带着和晓波早点见面的热切期待,我终于进了旅馆!!!

她不在!电话打了每人接,我跟老扳说,要不我上去敲门?是不是因为时差她还在睡觉?

原来她和朋友去了卢森堡。

(晓荔后记: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擅自’出国,新华社规定不准随意出国。可新华社定规矩的人不知道,中国那么大,出国难;可欧洲就那么小,两小时开车就去了法国,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荷兰边界,再一个小时又可以去德国了,,,,,从北京一小时开到保定就是出国了,你干吗不让呢,又没耽误工作???

规矩是人定的,而这个人一定要与众不同,一定要有阅历,一定要有开放的头脑,否则,中国新华社是不应该由这样的人来领导的。)



无奈,只好先把东西放到小波的房间,桌上一堆化妆品,地上一双很小的鞋,不对,这不是小波的房间。原来老板给错钥匙了。

嗯,这才是晓波的味道,,,,,

把禁了一路的“私愤”卸掉,轻装上街走走去。

店老板说无人街第一天大减价,很热闹!

果然,路上行人象游行一样,漫步在写满50%,70% 的大减价的商业街上,大部分都是黑色冬装,神情喜悦的“大血拼”。所有商品的价钱都和美国差不多,可是心里一想20美金一下变成了10欧加两个钢奔儿,就觉得不便宜。幸好我什么都看不上,也没有什么需要的,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晓荔后记:大走,新年的第二天在铺满砖地的布鲁塞尔大街上自信地走来走去,走得很远很远,恨不得一下子就掌握了这个城市秘密,结果,走丢了,居然走丢了,如此自信不会走丢的人,居然在第一天的晚上,在没有带地址手机,也不会说法语的晚上,找不着北了!辛好,比利时人不像法国人,坚决不会说英文,比利时人很友好,大多都可以说一些英文,所以我还是赶在晓波回来之前回到了旅馆,坐在晓波的沙发上,看着比利时的电视,写下了这篇流水账,手边放着录像机,等着小波的到来!)



小波回来了,还没来得及亲热地说两句话,就有了以下的对话:

1."你的手套都带了多少年了呀还带呢?快把它扔了吧!我给你重买一付。“

“可是它们很暖的呀,为什么要扔了呢?”

"这么脏了,为什么也不洗呀?”(我记得了,这是去年带着它去滑雪的时候,在冰天雪地装雪链搞得)

“脏吗,戴在手上谁也看不见!”

2。 “小波,喝菊花茶吧!”我递上刚刚泡好的,我从米国带来的,我每天都喝的健身茶。

“我不想喝。我怎么觉得你的东西都过期了呀?”

“怎么可能?”我每天都喝的,当然也都是刚从旧金山买的,怎么可能过期?黄菊花本身干了就是发黄的,,,,,,

3,我们吃完晚餐,酒店有比利时巧克力奉送,我拿了一条,迫不及待的品尝着世界一流的巧克力的正宗滋味,,,,,

“小波,你怎么不吃巧克力呢?”

她轻蔑的看了我一眼,躲得我远远地说,“我吃饱饭了还吃它干吗?”

“比利时巧克力很正宗很贵的。”

“啊呀,晓荔,你快别这样啦。”

她肯定是觉得拿酒店的巧克力是丢人的事儿。

我想,这真是两个中美之间天壤之别的观念误差:

美国人吃晚饭,一定要吃点甜食,那是享受。酒店里提供的东西你拿来吃,是礼貌,而不是丢人。



我们俩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表现出来的的巨大观念性误差就像干柴见了烈火,不对,是烈火见了干柴,恨不得立刻把你化为灰烬,马上涅磐;就像石头碰到了石头,碰得乒乒乓乓的。从中国来的那块石头看着从美国滚过来的石头不待见的没有了办法,嫌这块曾经和她一样的石头怎么显得这么胖,这么苍老,这么脏,这么不懂装饰,这么不懂得打扮,,,,,,这块石头多年在美国过的是怎样悲惨的生活,怎么会是这样????



4,“晓荔,你没靴子吗?干吗穿这么一双鞋就到欧洲来了?”

”我有靴子啊!可这不是旅行吗?上下飞机走路都方便实用,,,,,?”

我看着这双带毛的高跟前空后也空,但长长的牛仔裤一遮还挺好看又实用的鞋子答道。



小波所有的责难都是我出发前给谢鸣谢谢奶奶预言过,预演过的,他们都哑然失笑,因为我预演的太可笑了,(在当时的加州,他们大概很难想象有人会这样对我说话)现在看来太逼真了,而且口气用词也是如此地相似,连我自己都无法相信,几十年了,我们俩从长相到身材,从观念到心态居然还是如此的不一样,时间根本没有把我们改变!一丝一毫没有变!



5,“晓荔你就别穿这件毛衣啦。你怎么就这么不讲究?”

“这件毛衣是羊绒的,特别暖和。那就是今天我为什么一点都不觉得冷。再者啦,总不能为了俏,冻得跳吧?旅行就





不必那么讲究啦。”

“啥呀,人家街上的人都可讲究啦。都是黑色的高级好料子,,,,,”

“我怎么没见几个讲究的?一个个冻得得得瑟瑟的样子,还把腿儿们弄得细细的,不是一层紧身裤就是一层薄袜子,不冻得跳才怪呢!"





现在再次宣布这出戏也是预演过的,有家人为证!



6。“你呢红衣服时啥时侯啥材料了呀还穿呢?明天把它脱下来吧!”

“上飞机吗,穿个红色安全。这是当年,几十年前你送我的。其实也是因为你现在说的原因我从来没穿过。这次因为是特别时刻,也有点想验证一下我的预演里有没有一个例外的?尽管我知道你100%地会说,但我还是惊讶了你的“说了”!

7, 在餐厅里,两位绝对带着北京把她们宠坏了的气魄,三菜一汤,剩了不少也无动于衷;一位在美国和美国人一样打包惯了的人带着加州的小器自然地说;

"把剩下的饭菜装成一个盒,明天我就不需要来了吃饭了,,,,,,”

话音未落,晓波轻蔑地阻止道:

“哎呀,晓荔你就快别说了吧,说啥呢?晓莱专门给你带了一万块钱,就是要让你别那么寒酸,你怎么还那样?”

其实,我在步行街上就在想,美元只能掰成一瓣花,另一半扔掉;那人民币呢?得掰成10瓣,扔掉九瓣。我的美元已经很不值钱了,我好心的莱弟的一万块钱更要缩水,成一千欧元了。假如一盒巧克力十欧元的话,那莱弟的一百元就已经没有了。你说我怎么忍心呢?

想当年美金合人民币一比十的时候,中国考察团的人来美国照样在赌场里一掷千金,怎么那么想得开呢?他们手中的钱肯定不是他们自己辛苦得来的。

所以我对小波说,“晓莱的钱我一分不能动,全部带回去!”

我自从来美后,每天辛苦挣来的钱都不少于家中姐弟,回中国的时候,把自己节约出来的钱送给他们。我的原则是,不浪费。这真是在美国养成的坏习惯。不过,我即便一直在中国的话,我还是不会浪费。我和谢鸣一起有了房产,只是在金融危机的这一年,我们有了紧迫感,又是莱弟和妈妈倾囊相助,我们当然舍不得花。

但是,有没有金融危机,我和小波之间天壤之别的观念还是不会改变的。因为我是搞音乐艺术的,她是搞图片摄影的,我是地,她是天,我是柴,她是火,用她的话来说,我是肥猪,她是人;我是邋遢,她是精干;我是小气鬼,她是大方人;我的生活是低水准,她的生活是高质量;我生活在水生火热的美国,她生活在莺歌燕舞的北京;我练气功养生越练越老,她什么都不练,越活越年轻;我的东西都过期,她的东西都新鲜;我的衣服都该扔,她的衣服最高级,,,,,,

(晓荔后记,自从到了比利时,因为时差,晚上正好写点日记到一两点,很过瘾,都是控诉晓波的!)

比利时第一天印象:

1。食物不大方,分量少,内容少,有营养的东西舍不得放,否则,极贵。

2。坐地铁进城很脏,不过小波说布鲁塞尔比北京干净,明天继续观察。

3。没太阳,也许明天可见到,期待!

4。男人和女人一样爱打扮。

5。布鲁塞尔生活不容易。

记于布鲁塞尔酒店凌晨2点





    



1月3日,午夜12 点40分

早晨7点半起床早餐,晓波把昨夜刚泡的枸杞菊花全部倒掉,号称“泡了一晚上了不能喝了。”很遗憾晓波对中药的无知。

早餐,很丰盛:酸奶,罐头水果,法式牛角,还有代巧克力的;各式面包们,长的,圆的,椭圆形的,酸的,和半发面的;各式冷肉片和奶酪片;咖啡,茶,热巧克力;还有煮蛋,稀饭和冷油条,,,,,,

上车,由新华分社武巍同志开。直奔比利时荷兰边境的购物中心。一路上薄雪覆盖着两边的树木和田野,在晨光,欧洲第一次在我的旅程中变得有点可爱了!

可惜我无意在同美国一模一样的地方购物,于是和小波往荷兰小城走去。

15世纪的教堂,宁静的小城,居然与来自山西大同的两父子相遇。

老爸说,哪儿都一样。我想孝顺儿子也不知该怎样取悦他的“古老”的爸爸了。

看完教堂,他们就回德国了。因为只有一小时的火车,我很想和他们一起走,也可以来一次到此一游之行。可惜小波没有同车人的电话,无法通知,只好作罢。

我们继续在滑滑的冰雪石头路上走着,欣赏着在中国,在美国都只能在画儿上看到的古老的古老的欧洲景色,,,,

小波开始想吃东西了,抱怨跟着我就会受我的罪。确实,我跟着她是很享福。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一点都不饿,早晨吃了太多,没有一点饥饿感。她的要求让我无所适从。

“我实在不饿,你自己吃好了;我在练香功。”(我肯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荷兰小城边吸着凉凉的新鲜空气,边练香功的人。小波听了又会撇嘴。)

“咱们什么也不吃,那人家问起来咱们怎么回答呀?”

好,那我们就为别人吃他一顿吧!但不能吃面包,要吃次城最著名的特色菜。

总算看到了一家酒煮蛤蛎加比利时土豆条的店,居然是香港人开的。

特色菜非常好吃,把我本来就不饿的胃口为了给别人一个交待再一次填满,,,,,,



小波在餐桌上再一次说,“晓荔,你干吗要过那么悲惨,那么苦呢?”

“我苦吗?不缺吃不少穿的。”

“那你为什么穿那么破烂?”

辛好有录像和照片为证,否则,我这一身一个补丁没有,一丁点线头没开,上下加起来7层,从纯棉,到牛仔,从纯羊毛,到呢子大衣的行头再也无法解释什么叫‘破烂?’”

“那你为什么还穿着我(几十年前送我的真丝衬衫)那么早送给你买的衣服呀?”

”那是因为我从来不扔你送我的东西。”(那时对你的一种尊重,一种爱,一种珍惜,,,,,,你真是不懂啊!我好遗憾小波对这种情愫的空白!)



天太冷,晓波自己拿出一顶千疮百孔(一点没夸张,录像照片为证)的帽子往头上一带,高高耸起,吓我一跳,马上让我想起了诗人顾诚给自己发明的“哭丧帽”,幸好小波往后那么一抹,还好,只是又像京剧舞台上的“小偷帽”。小波说是别人送她的。谁那么居心叵测,那么黑心送人家这种帽子?简直太不像话啦!我这一点没夸张地描述如果还不足以说明这顶帽子之丑陋破烂的话,那当我们下车回旅馆的时候,这顶帽子掉在了车边,武太太刘扬捡起来了,可武巍一看就要顺手扔回泥泞的雨雪中,他绝想不到他要扔掉的破烂居然是他尊重的大名鼎鼎的陈小波老师的!不过,是我,赶紧把它抢救了下来。

现在想起来,我就应该让他扔掉才对,这样小波说起我的“破烂”来应该更理直气壮一些。至少我不会看着它再难以忍受,却无法开口。为了她的自尊,我建议她把百孔翻到里面去。

我跟小波说,富人你是看不出来,可穷人你一眼就看出来了,因为浑身上下的名牌们足以说明一切!想去吧!

回来的路上,我们又在武巍的带领下游玩了最古老的荷兰小城,教堂中的经典又古老的油画,让我流连忘返!我买了浇了很多热巧克力的甜饼,与大家分享!因为已经很晚了,买一送一。



晚上饭菜:几片发烂的洋白菜加一点西红柿,所谓的蛋汤;回国肉绝对肥,肥得让人不忍下箸,幸好好我们都不饿。



通读简易欧洲指南,自知一个星期吃不下这么多块大饼子,于是心安的计划现有便比利时再说吧。等下次和家人好好计划一下把其他国家好好玩一下,尤其是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瑞典,挪威,西班牙,,,,,,











--------------------------------------------------------------------------------



Comments:





人物性格很鲜明:)喜欢。多写。



- yangyangmom (2010-01-20)







好亲切啊!我很喜欢Belgium。我的第一次出国处女游,印象特别好。吃了那里的巧克力了吗?Brugge就是我梦中的小城,宁静,优美。给你上一张我在那里拍的pp。





- 真真妈妈(真真妈妈) (2010-01-21)







谢谢分享!真难为你花时间敲了这么多字!



我去过Brussels,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城市是圆圈式的,当时我们在法国租了车,开到Brussels,

就记得绕着那城边转圈圈!And that was more than 10 years ago!



- hanhanma (2010-01-21)







这就是我眼中的人间仙境!谢谢谢谢分享!

我只带了录像机,而姐姐带的是照相机。

是啊,真的是难为我自己了,日记写在纸上没多少,可打起来却花了我太多的时间,两天每练琴了。

- xiaoli(violin) (2010-01-22) modify







老师你写你姐的忒逗了,我简直笑喷了。继续等看。。。。。。。。。



- thelastmango(thelastmango) (2010-01-22)







今天一早我三篇一起看,真好看. 喜欢你们两姐妹...都是搞艺术的,羡慕啊.

- edel(米粒麦粒妈妈) (2010-01-23)







好看好看!谢谢晓荔老师分享!



- meimei(瑶瑶瓜瓜妈) (2010-01-23)







写的真精彩!谢谢分享。 



- Olivia(Shannon Mom) (2010-01-23)